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金红芳、杜军保团队研究提出预测ORS治疗儿童POTS疗效的新策略:荣登《柳叶刀》子刊封面

近日,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童医学中心金红芳教授及杜军保教授团队取得重要研究进展,发现并首次提出了口服补液盐(ORS)治疗儿童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POTS)疗效的预测模型,研究成果以论著形式发表于Lancet子刊eBioMedicineIF=11.1),题为Establishment and Validation of a Multivariate Predictive Model for the Efficacy of Oral Rehydration Salts in Children withPostural Tachycardia Syndrome该文章被选为2024年封面文章刊出

文章通讯作者为金红芳教授及杜军保教授,第一作者为儿科博士研究生徐泊雯及高雨萌。

b2d14dc7bbba44a4aa7670e82b390a9d.png

07b73a8e1ddd488e888bf3b04a7cbc8b.jpg


口服补液盐治疗POTS儿童疗效预测的研究成果作为杂志封面刊出


POTS是一类以慢性直立不耐受为主要症状的临床综合征,其特点是体位变化或持久站立时心率异常增快并伴有心悸、头晕、头痛、恶心、疲劳、晕厥先兆和晕厥等一系列症状。POTS患病率接近7%,新冠疫情过后儿童及青年人群中出现POTS症状的发生率进一步增高,这显著影响了儿童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以及生活质量。

ORS治疗是POTS的主要治疗方案之一,可通过补充POTS儿童的血容量,克服儿童体位改变时血液重分配机制的障碍,从而缓解POTS儿童的直立不耐受症状。但是在临床应用中,ORS治疗POTS儿童的总体疗效并不理想,只有40%-60%,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与POTS的发病机制复杂多样有关。因此,探索能够反映儿童血容量改变的标志分子或分子群,准确甄别以血容量不足为主要发病机制的POTS儿童,在此基础上针对性给于ORS治疗,提高ORS治疗疗效,已成为POTS儿童治疗领域的关键科学问题。

本研究以POTS儿童ORS治疗队列为研究对象,随访ORS治疗效果,比较ORS治疗有效和治疗无效POTS儿童治疗前的基线水平临床及检验指标,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5个临床化验及检查指标与POTS儿童ORS治疗效果的显著相关,包括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平均红细胞体积(MCV)、直立站立第一分钟的平均动脉压(MAP)、尿比重(SG)、心电图p波电压峰值比(PWP)。基于上述标志分子群,建立了预测ORS治疗POTS儿童疗效的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进一步对该模型进行内部验证及外部验证,均证实该模型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通过采集POTS儿童诊断过程中常用检查结果,即可高效预判该患儿ORS治疗疗效。


该模型不仅预测价值高,而且易于实施,在临床工作中实用性强,仅需进行临床常用的血常规、尿常规、血压和心电图检查即可为临床医生制定治疗方案提供重要参考依据,易于在基层医院推广,从而为POTS儿童提供精准、个性化的治疗。


【团队介绍】

 

8f7df281ee4d458aa2092923e9c2890c.jpg

金红芳教授

 1519d727bdba4a6c873717fb6fa9d949.jpg

杜军保教授


金红芳教授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优青、中组部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北京市科技新星、树兰医学青年奖获得者、茅以升科学技术奖北京青年科技奖获得者以及北大医学屠呦呦青年学者奖获得者。

杜军保教授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青、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首届国家儿科医师奖获得者以及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带领团队主持制定十余部儿童心血管疾病国际与国内指南或专家共识,带领团队9次荣获北京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等部委级科技奖励。主持制定儿童青少年晕厥诊治国际指南(Sci Bull, 2018),引领全球儿童功能性心血管疾病领域的进步与发展。提出内源性硫化氢及二氧化硫为心血管新的气体信号分子,为揭示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机制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国内创建首家儿童晕厥专业门诊,2020年获全国首批“儿童晕厥中心”,创建晕厥患儿个体化、精准化诊治方案,显著提高儿童功能性心血管疾病诊疗水平,带领我国儿童晕厥的诊治跻身于国际领先行列。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童医学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