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科学应对全球空气污染与人类健康危机,《Science》期刊于2024年7月26日首次推出“清洁空气”专刊 (https://www.science.org/toc/science/385/6707)。专刊聚焦空气污染精细尺度综合测量与预报、全生命周期暴露评价与健康风险治理、数据驱动环境卫生治理政策评估、以及后疫情时代人居环境安全及应对等面临的挑战,系统分析和阐述环境与健康复杂治理体系下的研究需求与优先行动。北大医学研究团队应邀系统阐述全球空气污染与全生命周期暴露风险治理面临的挑战、提出优先行动建议,为全球环境卫生治理提供科学和国际视角(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ence.adp7832)。
环境污染始终与人类社会发展和经济活动密切相关,虽然近半个世纪以来全球空气污染治理初见成效,但是中高收入与中低收入国家和地区人群污染物暴露水平仍然存在显著地区差异,环境健康风险治理迫在眉睫。与此同时,全球工业化和老龄化进程中环境相关慢性非传染性疾病(NCDs)疾病负担不断加重,空气颗粒污染物已经成为2021年全球疾病负担(GBD)的首要危险因素;研究团队基于2024年5月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的GBD数据进行测算发现,归因不同来源空气污染暴露的全球疾病负担存在显著的年龄、性别、及地区差异 (见下图)。
结合全球空气污染与全生命周期暴露风险治理进程、以及在中国开展的实证研究与公共卫生及临床实践,研究团队从空气污染监测、暴露评价、风险评估、及干预政策制订角度,分析阐述全球空气污染与卫生治理优先行动。首先,聚焦重点区域高时空精度空气污染复合监测体系及来源识别(如交通污染)、人群暴露评价技术发展,构建基于健康危害污染源优先控制的区域污染防治策略。其次,加强重点人群(孕产妇及婴幼儿、儿童青少年、基础疾病患者、癌症患者、及老年人群)空气污染暴露特征与促发病机制研究,开展全生命周期人群暴露的健康风险评估,构建全球及区域尺度环境卫生治理目标及健康干预技术。最后,全面推进WHO全球空气质量管理目标(AQGs)落地实践,科学评价近半个世纪以来全球环境卫生治理综合成效,构建融入社会经济发展进程的环境健康风险沟通机制,以“更清洁的空气、更好的健康”助力实现联合国2030年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
北大医学长期致力于基础、临床与预防医学深度融合,为开展基于我国环境卫生治理实践的综合研究体系构建了高质量学科发展平台,逐步形成了重要全球学术影响力。该研究的同等贡献作者为北京大公共卫生学院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系黄薇教授、徐洪兵博士、国家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慢病中心主任吴静研究员、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全球卫生研究院院长任明辉教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遗传学研究室主任柯杨教授、及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妇产科及生殖医学中心主任乔杰院士。本文通讯作者黄薇教授,目前为北京大学环境医学研究所所长、血管稳态与重构全国重点实验室PI,长期担任WHO全球环境健康顾问、国际妇产联盟FIGO环境健康委员、中国环境诱变剂学会青年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家生态环境部环境基准工作委员会委员、及多家国际高水平环境健康期刊共同主编、副主编、编委等职。
(公共卫生学院)
相关背景:
为全面推进全球环境卫生治理,WHO于2024年5月任命了新一届全球环境健康科学顾问组(Scientific Advisory Group, SAG),由来自北美、欧洲、亚洲、和非洲的八名公共卫生与医学领域国际学者组成,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黄薇教授为唯一来自亚洲的SAG成员。WHO-SAG主要职责包括为全球环境卫生治理总体目标和行动计划提出指导性意见,协助WHO秘书处为全球高级别环境卫生治理对话提供科学依据,推动全球性环境卫生治理政策落实及成效评价,指导WHO“暴露-效应-干预-政策”等多个环境健康技术顾问组开展政策制订等。
参考文献:
Huang W, Xu HB, Wu J, Ren MH, Ke Y, Qiao J. Toward cleaner air and better health: Current state, challenges, and priorities. Science 385, 386-390 (2024). DOI:10.1126/science.adp7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