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集锦 北医人物 北医故事 活动预告 北医历程展 师生书法展

清明追忆历代老校长

编者按:在每一年的清明,我们缅怀先人,赓续慎终追远的传统价值;致敬烈士,感恩为国为民的奉献牺牲;传承文化,重温扎根心底的民族记忆。

从1912到2022,从第一所政府开办的专门传授西方医学的国立学校,到如今的北京大学医学部,北大医学迎来办学110周年。

在这一年一度草长莺飞的日子里,让我们共同追忆百余年来带领北大医学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老校长们,他们投身医学教育,首开专业先河,在中国教育史和现代医学史上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也指引着北大医学薪火相传、继往开来的新征程。

汤尔和

(1879-1940)

浙江杭州人

组织学、解剖学家,医学教育家

1912.10---1915.12

1916.08---1922.04

任国立北京医学专门学校校长

1912年,正筹办浙江医学专门学校的汤尔和被征调进京筹办中国第一所由中央政府出资的西医高等医学院校——国立北京医学专门学校。

上任后,他力倡人体解剖,起草《解剖条例》,组织学术团体,推动医政改革。1916年受教育部委托,参与了医学名词的统一工作。此外,他在翻译、介绍西方医学著作方面也卓有建树。他主持筹办的国立北京医专附设诊察所,成为北医附属医院的前身。

汤尔和办医兴医,严谨务实,作风稳健,勇于进取,为我国的医学高等教育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


葛成勋

(1884-1929)

浙江嘉定人

外科学家,医学教育家

1915.12---1916.08

任国立北京医学专门学校校长

早年求学于浙江高等学堂,1908年东渡日本,于东京慈惠医学专门学校攻习医学,三年后学成回国,与同乡归国同学在嘉定设置施医局,造福乡里。辛亥革命期间,曾与旅日医界同仁组织红十字会,参加战地救护工作。

1913年再赴日本,入北里研究所,专攻细菌学。1916年在北京医学专门学校和附属医院先后任外科教授、外科主任、代理校长等职。

葛成勋是学校创建初期第一批教员,作为创校人之一,他奠定了北医发展的基础,同时他也是北大医院奠基者之一。编有《外科总论》,堪称当时外科经典著作,还著有《细菌学大意》,对我国早期助产士及护士培养起到重要作用。


周颂声

(1879-1964)

山东安丘人

生理学家,医学教育家

1922.04---1923.12

任国立北京医学专门学校校长

早年就读于济南高等学堂,1903年考取山东省公派留学资格,东渡日本求学,在金泽医学专门学校获得学士学位。

回国后,1912年与几位留日同学创办了中国第一所国立医学院校——北京医学专门学校,并于1922年出任校长。

周颂声毕生从事生理学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知识渊博,造诣深湛。通晓多种外文,在国内外医学科学杂志发表过多篇论文;治学严谨,受教学生遍及海内外,为发展我国现代医学作出了贡献。


洪式闾

(1894-1955)

浙江乐清人

寄生虫学家,医学教育家

1924.01---1925.08

任国立北京医科大学校校长

1917年毕业于北京医学专门学校,留校任教病理学。1924年北京医学专门学校改称北京医科大学校,洪式闾出任校长。

1920年和1925年先后两次赴德国柏林市立医院和汉堡热带病研究所进修。1928年自筹经费在杭州创办热带病研究所,是我国成立最早的寄生虫学科研机构。

洪式闾治学严谨,锲而不舍,学术观点和科研论著均有独到之处,所发表的基础膜染色法和汉堡盖玻片钩虫卵计数法为学界所采用。他毕生致力于医学教育和科研事业,为我国寄生虫学的教学、科研和防治工作作出了重要贡献。


张黻卿

(1881-不详)

河北冀县人

眼科学家,医学教育家

1925.08---1926.01

任国立北京医科大学校校长

毕业于日本金泽医学专门学校,1913年被聘为国立北京医学专门学校眼科教授。1917年6月,受医专派遣赴日调查医事之新发明,习得蜡制皮肤病模型法。1920年担任代理校长,在争取教育经费独立运动中与军警冲突,“头部遭创,血流满身”。

1925年8月至1926年1月出任国立北京医科大学校校长。1925年参与发起中国图书馆协会。1926年被教育部任命为专门以上学校视察委员会委员。1926年著《实用眼科学》一书,由商务印书馆出版。1933年编译《临床秘典》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孙柳溪

(1885-不详)

山东即墨人

外科学家,医学教育家

1926.01---1927.08

任国立北京医科大学校校长

1927.08---1928.11

任国立京师大学校医科学长

毕业于日本冈山医学专门学校。曾加入同盟会,任《晨钟报》编辑,宣传革命。1915年任国立北京医学专门学校外科教授。

1919年和1920年两度被派往日本九州帝国大学从事耳鼻咽喉研究,回国后主持创办耳鼻咽喉科教室,任主任。

1926年1月至1927年8月,任国立北京医科大学校校长。1927年8月至1928年11月,任国立京师大学校医科学长。与葛成勋合著有《外科总论》。


徐诵明

(1890-1991)

浙江新昌人

病理学家,医学教育家

1928.11---1932.08

任国立北平大学医学院院长

少时聪颖勤学,怀着科学救国的热忱赴日本求学,期间几经颠沛,甚至投笔从戎,最终以优异成绩学成归国,成为当时北京医学专门学校唯一的中国病理学教授。

从事教学,不拘泥于既有教材,将科研与教学有机结合,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医学人才。在动荡年代,他心怀民族大义,矢志不渝推进医学教育。作为杰出的教育家,他的身影留在了北平大学、西北联合大学、同济大学、沈阳医学院等医学院校的历史光影中,把自己的全部身心紧系于祖国的兴衰荣辱和医学科学教育事业。


吴祥凤

(1888-1956)

浙江嘉兴人

内科学家,精神病学家,医学教育家

1932.08---1937.09

任国立北平大学医学院院长

1916年毕业于日本千叶医科大学,1917年4月被聘为国立北京医学专门学校内科教授,1919年10月至1921年9月,赴美国进修。1932年8月出任国立北平大学医学院院长,兼任北平协和医学院教授。

他诊疗技术娴熟,对疑难病症有很强的判断力。1930年北平猩红热流行,他以丰富的经验、高超的鉴别能力,教授学生鉴别方法,受到学生和患者的欢迎。担任医学院院长后,大力整顿教学、医疗秩序。在医院整顿中聘请护理主任和各科护士长,使护理工作隶属于护理系统,制定各项制度,使医护工作秩序井然。他曾参加孙中山先生病重期间的治疗工作。


鲍鉴清

(1893-1982)

浙江金华人

组织学与胚胎学家,医学教育家

1938.03---1945.08

任北京大学医学院院长

1913年考入北京医学专门学校,毕业后留校任解剖学助教。1938年出任北京大学医学院院长。

他学习和吸取当时国外的先进技术,率先在国内开展了组织培养、显微解剖及电子显微镜的研究应用,为我国组织学和胚胎学的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奠定了基础。

他在师资培养和教学建设中投入了大量精力,亲自编写教材、讲授基础理论并指导技术操作,为国家培养了大批组织学、胚胎学专业人才。


马文昭

(1886-1965)

河北保定人

解剖学、组织学家,医学教育家

1945.09---1946.09

任北平临时大学第六分班班主任

1946.09---1947.08

任国立北京大学医学院院长

1910年入北京协和医学院学习,先后任山西汾阳医院和通县潞河医院医师,1919年回到协和医学院进修解剖学,留校任教解剖学。

应用活体染色和固定切片方法,开展了线粒体和高尔基体在病理状态下形态学变化的研究。1940年应邀前往美国华盛顿大学医学院任客座教授。

1941年回国,任北京大学医学院解剖学科教授,1946年出任医学院院长,在重建医学院的工作中作出了许多贡献。1963年编写的《磷脂类对于组织的作用》,总结了磷脂在细胞组成和机能中的作用,以及这一学说在临床上的意义。


沈寯淇

(1894-1969)

天津人

生理学家,医学教育家

1947.08---1948.08

任国立北京大学医学院院长

1916年毕业于清华学堂,1922年获美国西留大学医学院医学博士学位,曾在协和医院内科和生理科工作。

抗战胜利后,在北京大学医学院(1953年改为北京医学院)任生理教研室主任教授。

在科学研究中,他善于改进实验方法和仪器设备,曾在建国初期主持开办北医仪器修造厂,填补了我国在实验仪器生产方面的空白,为教育和科学事业发展作出了贡献。他对开展科研工作的支持、对启发式教学方式的提倡奠定了北医生理教研室发展的基础。


胡传揆

(1901-1986)

湖北江陵人

皮肤性病学家,医学教育家

1948.08---1952.12

任国立北京大学医学院院长

1952.12---1968.08

任北京医学院院长

1979.11---1986.03

任北京医学院名誉院长

受家学熏陶,少年时便立下悬壶济世的志向。在协和医学院8年的求学历程中,他亲眼目睹了当时皮肤病和性病蔓延造成的严重危害,决心做一名皮肤性病科医生,为人民的健康奉献一生。

从艰苦条件下研究维生素A缺乏导致的皮肤病,到新中国成立后推动皮肤性病学快速发展,他始终孜孜不倦地忘我工作。

在担任北京医学院院长期间,他为学校附属医院的建设倾注了大量心血,大力提升了医学院教学质量和培养能力。


马旭

(1914-2011)

北京人

著名医学教育家

1979.11---1983.01

任北京医学院院长

出身中医世家,自幼怀着精医济世的愿景,考入北平大学医学院。

抗日战争爆发后,他辗转奔赴延安,任教于军事卫生学校。解放战争期间,担负了组建医学院的任务,带领师生执行战地救护任务。

1950年,为发展医学教育,马旭来到北京大学医学院担任教育长,随后在院系调整中成为北京医学院负责教学的副院长。

他重视基础教育,强调医、理结合,在全国率先成立基础医学院,首创了口腔医学系一元化的教育体制,提出重视外语和医学人文学科的学习,认识到跨学科人才的重要性,始终把师资建设作为重要工作。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无私奉献,建树卓著,曾获中华医学会医学教育终身成就奖,以表彰他为我国医学教育事业所作出的历史性贡献。


曲绵域

(1925-2018)

山东牟平人

运动医学专家,北京大学运动医学研究所创始人,医学教育家

1983.01---1985.05

任北京医学院院长

1985.05---1991.06

任北京医科大学校长

青年时抱定从医理想,考入北京医学院,读书期间受孟继懋教授的影响对骨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如愿成为一名骨科医生。

应国家需要,他全心投入运动医学领域,1959年1月在北医三院组建了中国第一个运动医学研究所,以勇于创新的意识、严谨的治学精神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为中国运动医学、创伤医疗和康复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他主持编写了《实用运动医学》、《医学百科全书运动医学分卷》等10余部著作,亲手绘制大量配图,培养了一批运动医学专业人才,被授予北京大学首届蔡元培奖。

“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

清明寄寓着追思怀远的文化意涵,也蕴含着万物勃发、吐故纳新的生机与活力。在草木蔓发、万物生长之时,抚今追昔、静心回望,一代代老校长的故事让我们对北大医学一路走来的不凡历程有了更深刻的体认,也让我们对医学教育的理解递进一层。

在北大医学办学110周年之际,我们将全力以赴打造医学教育新范式,全面引领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将继续秉承“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以“厚道”精神为指引,立足培养医学人才,矢志推动科技强医,用高超医术和高尚医德为百姓健康保驾护航,为中国梦、健康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