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集锦 北医人物 北医故事 活动预告 北医历程展 师生书法展

“双一流”建设时期的北大医学科研

编者按

2017年,国家全面启动“双一流”建设

北京大学将“临床医学+X”

作为重大交叉学科领域进行战略性布局

在承担国家部委重大项目能力、科研基地建设、

人才队伍建设、科技成果奖励等工作中实现突破

科研实力进一步增强,科研工作各方面取得新进展


传承创新锐意进取,全面推进新医科建设

首轮“双一流”建设,北京大学提出了“30+6+2”的学科建设布局。面向2030,将医学作为6大综合交叉学科群之一进行重点部署;面向更长远的未来,将“临床医学+X”作为两大重大发展领域之一,推进学科布局的调整。

在首轮建设周期中,北大医学持续加强医学传统优势学科建设,打造临床学科高峰;重点推进“临床医学+X”建设,学科建设工作取得丰硕成果。

传统优势学科“持续领跑”

整体学科体系“日臻全面”

北大医学六大一级学科入围首轮国家“双一流”建设名单,第四轮学科评估领跑全国医学院校。

2022年新一轮“双一流”建设正式启动,在新时期“放权改革”的发展背景下,北京大学自主设立新一轮学科建设目录。北大医学体系中的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护理学、医学技术、中西医结合8大一级学科全面推动建设,北大医学学科体系趋于完整全面。“临床医学+X”交叉学科领域也将继续作为校级交叉学科项目深入推进建设。

临床高峰学科建设成效显著,2017-2021中国医院科技量值专科排行榜中,肾脏病学、口腔医学、血液病学、骨外科学、妇产科学、精神病学连年蝉联前三甲,五年总科技量值(ASTEM)肾脏病学、妇产科学、精神病学位居第一;2016-2020复旦大学声誉排行榜(2020年为最新发布数据)中,精神医学、口腔科、泌尿外科、肾脏病、临床药学、生殖医学连年蝉联榜首。

医学交叉合作“星星之火”

渐显融合创新“燎原之势”

自2009年“医-工”交叉合作模式探索的“星星之火”,到“985”三期启动“临床医院合作项目”的初步成熟,并拓展到“医-工、医-生、医-信”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再到2017年全面启动“临床医学+X”建设,医学与多学科的融合创新呈“燎原之势”发展。2022年开启了新医科内涵式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推动顶尖学科方向突破发展。

面向国家在重大突发传染病防护、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体系建设,多组学关键技术攻关、创新药物研发、慢病防控、精准医学、高端医疗设备研发等方面的科技创新战略布局,医学与理工多学科融合,成立多个新体制中心,科研协同创新平台建设取得长足进展,服务国家战略。

以机制体制创新为重点

创建交叉学科建设良好生态

“临床医学+X”领域交叉学科专项的实施为学科交叉与融合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生态。2017年以来共支持363项交叉研究项目,促进医学部与理学部、信息与工程科学部、社会科学学部、经济与管理学部、跨学科类五大学部39家单位之间的交叉合作,带动跨学科人才团队的交叉融合与协同创新,助力科技人才能力提升。

北大医学注重交叉合作理念的深植以及文化软环境的建设。打造北大医学青年科技创新学术交流平台,通过常态化的跨学科交流模式来营造良好的交叉融合文化氛围,为孵育新合作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与“十二五”期间相比,“十三五”期间交叉合作活跃度高的学科明显增多,交叉学科覆盖率增强。

全面推进新医科高质量发展

推动顶尖学科方向突破

在新一轮“双一流”建设中,北大医学根据大学整体部署,着眼世界,凝聚优势,确定了持续聚焦学科高峰,重点支持世界一流前列学科方向率先向世界顶尖学科迈进的学科重点发展目标。以妇产科学(生殖医学)、肾脏病学、干细胞与再生医学、血液病学、流行病学与卫生统计学、天然药物、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7大顶尖学科方向,生物药学与临床药学、心血管与代谢性疾病、肿瘤学、运动骨科学、口腔材料数字再生5大顶尖学科群的突破带动学科整体水平提升,不断增强北大医学的核心竞争力和创新源。

科研项目喜获丰收,科研基地创新提质增效

北大医学瞄准世界科技前沿,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不断提高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能力,积极承担重大科研任务。

2012-2021年,共承担重大项目511项,获批中央财政经费26.17亿元。其中973计划(含重大科学研究计划)牵头项目5项,863计划牵头项目8项,科技支撑计划牵头项目7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牵头项目69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牵头课题11项,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牵头项目4项。

cbda2672cf8d44f0948e547b17973df0.png

2012-2021年,北大医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保持良好发展态势,立项总数3136项,经费20.49亿元,其中获批基础科学中心1项、创新研究群体12项(含滚动支持5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2项、优秀青年科学基金39项、面上项目1624项、青年科学基金1037项,其他重点等各类项目401项。

基础科学中心项目是基金委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科技强国,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出的一项重要举措,资助力度最大,每年资助项目数量不超过15项。

国家创新群体项目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反映了研究团队在研究领域的整体实力,基金委每年资助约40项。

科技创新基地是聚集优秀科学家、开展高水平研究、推动学科发展、突破关键技术、成果普及普惠的重要平台。目前医学部共有国家级科技创新基地13个、省部级科技创新基地66个、校内科研机构106个。

2012年至2022年7月,医学部科技创新基地发展迅速,共获批国家级科技创新基地10个、省部级科技创新基地42个,作为国家和行业的战略科技力量,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智慧;成立校内实体及虚体科研机构44个,在护理学、生物医学工程、医学技术等学科实现科研机构“0”的突破,加强与政府部门、国内外知名学术机构及龙头企业的合作,通过整合跨学部跨学院跨学科资源,开展有组织科研,为申报新的国家及省部级科技创新基地储备后备力量。

科研获奖、高水平论文再创佳绩

高质量科研成果竞相涌现

北大医学创新力量始终勇攀科技高峰,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破解医学发展难题。在基础研究、疾病预防、临床诊疗、应用推广等方面取得突出成就。

2012年1月-2022年6月,北大医学作为第一或通讯作者单位在Cell、Nature、Science、Lancet、JAMA、NEJM和BMJ 共计7种国际权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65篇,其中Science 11篇、Nature 17篇、Cell 13篇、Lancet 78篇、JAMA 13篇、NEJM 14篇、BMJ 19篇。

仅考虑Article和Review论文时,北大医学于2012年1月-2022年6月共发表名刊论文76篇,其中2018年发表5篇,2019年发表21篇,2020年发表7篇,2021年发表11篇,2022年1-6月发表6篇。

2012年-2022年7月,北大医学牵头荣获各级各类科技奖励413项,其中国家科学技术奖14项、北京市科学技术奖40项、教育部高等学校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48项。4项成果入选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其中1项成果在2022年4月召开的中国医学发展大会上被评为“中国21世纪重要医学成就”。

四项成果入选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乔杰团队交叉研究成果

北京大学乔杰、谢晓亮、汤富酬教授团队,在系统解析人类生殖细胞和胚胎发育遗传特征及表观遗传调控规律的基础上,国际首次建立了一次测序完成胚胎三重诊断的新方法,诞生世界首例“MALBAC”试管婴儿。在此基础上,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乔杰团队不断开发新技术,攻克各种复杂致病突变的诊断难题,完成临床转化,并推广至国内外50余家单位,使数千例深受遗传病困扰的家庭获益。团队在该领域的工作面向生殖健康的重大需求,获得广泛社会认可。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黄晓军团队研究成果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愈恶性白血病最有效的方法,突破人类白细胞分化抗原(HLA)限制、解决供者来源匮乏等公认世界难题。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黄晓军团队突破细胞因子诱导免疫耐受、改善造血微环境促进造血干细胞植入等关键技术,首创国际公认非体外去T单倍型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体系,使得“父母供子女”等移植模式取得与HLA相合移植疗效一致。被世界骨髓移植协会命名为“北京方案”(Beijing Protocol),推广后覆盖全球单倍型移植病例50%以上,单倍型供者成为我国排名首位造血干细胞来源。“北京方案”核心技术两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北京大学药学院屠鹏飞团队研究成果

屠鹏飞教授团队潜心新疆、内蒙古等西北沙区30多年,创建沙漠濒危寄生中药肉苁蓉的优质高产栽培,推广种植梭梭和红柳600多万亩,接种肉苁蓉230万亩,年产药材7500吨;研发苁蓉总苷胶囊等系列药品和健康产品,打造了肉苁蓉全产业链。治理大片沙漠,带动20余万沙区人民致富,取得了巨大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鲁凤民团队研究成果

在国家“传染病防治”科技重大专项的连续支持下,鲁凤民教授团队系统证实血清HBV pgRNA的来源、存在形式及临床意义,获得了国际首个HBV pgRNA核心专利并建立了标准的检测体系,作为新指标写入中国、美国和欧洲临床指南/共识。HBV pgRNA和GP73等相关研究成果入选2019年全国科技活动周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科技成果展、 “首都优秀科技创新成果”,在国家传染病综合防治示范区推广应用。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0项,国际专利授权1项,成功实现转化9项。





(联合策划 宣传部 科研处学科办  素材由科研处提供)